當前位置:首頁 > 環境咨詢 |
一、安全生產化標準
安全生產標準化為安全生產活動獲得最佳秩序,保證安全管理及生產條件達到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標準等要求制定的規則,是企業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其采用的運行模式就是眾所周知的戴明模式(PDCA循環),即計劃、實施、檢查、改進。
安全生產標準化兩大核心為風險管理、持續改進;實施基礎為領導重視、全員參與。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分級包含一、二、三級,其中一級最高。安全標準化服務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主要為安全標準化評審及安全生產化咨詢。
二、安全綜合服務
安全評價也稱為風險評價或危險評價,它是以實現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識與分析工程、系統、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預測發生事故或造成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做出評價結論的活動。
安全評價可針對一個特定的對象,也可針對一定區域范圍。其按照實施階段可分為安全預評價/安全設立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及安全現狀評價,除以上按階段劃分外,還包含重大危險源評估、園區(工業園區等)安全評價及其他各類專項評價。在評價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評價報告可以為評價對象的建設單位或管理單位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安全評價既需要安全評價理論的支撐,又需要理論與實際經驗的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安全評價報告的編制工作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同時,需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及規范進行編制,其評價程序主要包括:前期準備,辨識與分析危險、有害因素,劃分評價單元、定性定量評價,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做出評價結論,編制安全評價報告。
三、安全技術服務
安全技術服務對象主要針對各類生產企業及工業園區或需要安全技術服務的其他對象。安全技術服務的類型主要包括隱患技術服務、安全文化建設評價、安全社區評估、安全發展規劃、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或評審、安全條件論證、安全培訓及其他安全技術服務及咨詢。以上技術服務類型可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求進行交叉或合并實施,如可以同時對企業生產現場進行隱患排查并出具隱患排查報告及相關的整改措施,對企業安全管理現狀進行評估和咨詢,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并針對性的編制培訓課件為企業進行教育培訓服務等。